智能體開發測試正逐漸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趨勢。隨著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發展,智能體在各個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從工業、科研到日常生活,智能體正在開啟AI的新賽道。
智能體是一種能夠感知環境并采取行動以實現特定目標的代理體,可以是軟件、硬件或一個系統。核心特征在于具備自主性、適應性和交互能力。近年來,智能體產品層出不窮,如MiniMax、商湯科技等公司發布的全新智能體產品,以及復旦大學聯合多家科研機構研發的倫理審查智能體“一鑒”。這些智能體在不同領域中展現出強大的應用潛力。
在工業領域,上海碼極客攜手上海市安裝行業協會發布了行業首款實時空間多模態交互智能體“安裝小靈通”,該智能體能夠連接行業上下游、整合資源、提供智慧方案,提升施工效率與質量,降低人為錯誤和合規風險。在科研領域,中科聞歌發布了雅意·AI—Scientist科研智能體平臺,該平臺依托中國科學院磐石ScienceOne科學基礎大模型,聚焦文獻調研、科研閱讀、前沿追蹤等科研高頻環節,打造“人人可用的”科研超級助手。
智能體數量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為隨著大模型走紅,業內預判智能體將迎來爆發期,國內外大廠紛紛押注智能體。眾多智能體在比拼的是“腦—眼—耳—嘴—手”協同能力。接到指令后自主拆解任務考驗“腦力”;將任務轉化為代碼執行考驗“動手能力”;其間調用工具或與其他智能體交互則考驗“感官能力”。
然而,智能體開發也面臨一些痛點。數據顯示,全球智能體市場規模已突破50億美元,年增長率高達40%。但繁榮背后,本地設備算力有限,難以支撐高并發、高算力需求的智能體任務,尤其是需大量GPU運算的工作,普通辦公電腦根本無法應對;同時,智能體執行任務時往往占用本地計算資源和操作權限,嚴重影響用戶體驗。
為了解決這些難題,不少新秀企業開始大顯身手。例如,星環科技帶著新一代AI Infra技術架構參加大會展會,展臺設置了“10分鐘打造AI產業問答智能體”實戰課程區,參與者在工程師指導下,親自動手就能快速構建一個面向金融、制造、政務等行業的專屬問答智能體。
當前,人工智能正加速向Agentic AI演進,具備自主感知、規劃和執行復雜任務能力的智能體應用不僅需要強大的大語言模型作為“大腦”提升理解與決策能力,還需敏捷的“手和腳”實現精準API調用與工具操作。互聯網大廠也紛紛布局,阿里云推出的無影AgentBay致力于打造開箱即用的智能體云基礎設施,讓AI公司從繁瑣的工程化流程中解脫出來。
在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的浪潮中,AI Agent正加速從工具屬性向產業智能體的核心引擎躍遷,推動產業邊界重構。中關村數智人工智能產業聯盟副理事長、秘書長賈昊坦言:“最深遠的挑戰不是技術瓶頸,而是人類如何與比自己更‘高效’的智能體共處。”
智能體不僅具備對話生成能力,還能夠自主規劃、跨領域推理,甚至能做出超越人類理解的決策,AI已進入“行動”階段。然而,智能體的越權、過度代理等問題也帶來安全挑戰。針對這些問題,螞蟻集團大模型安全解決方案“蟻天鑒”在大會上宣布升級,新增智能體安全評測工具,具備智能體對齊、mcp安全掃描、智能體安全掃描及零信任防御等四大核心功能,為大模型技術筑牢安全屏障。
此外,PPIO在大會上發布的國內首款兼容E2B接口的“智能體沙箱”產品,以安全為最大賣點。沙箱就是專為智能體執行任務設計的云端運行環境,可讓不同智能體沙箱的環境實現完全隔離,確保多任務并發時每個任務在獨立環境中運行,從根源上避免數據泄露和資源搶占沖突。
火貓網絡專注于智能體及相關領域的開發,業務包括網站開發、小程序開發、智能體工作流開發。如果您有相關需求,歡迎聯系我們:18665003093(徐) 微信號同手機號。